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1994年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中国1994年税制改革,又称为“分税制”改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税收分配制度及税收结构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分税制改革,是一种财政管理的改革。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即分权、分税、分管。
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即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什么是分税制?简述其构成要素和内容
1、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其实质是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模式。
2、分税制是一种涉及多种财政要素、多种财政行为的综合性财政体制。以法定形式划分税收收入是划分财力的关键,而财力的形式受制于财的划分,财的分配又是依据各类、各级国家机关的性质和职责的,通过分税制可以将财分配关系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因此,分税制是一种含税收管理体制的财政体制。
3、分税制的理论依据:分税制不仅是一种税收管理体制,而且是一种涉及多种财政要素、多种财政行为的财政管理体制。单就字面意义而言,分税制就是划分税种,不包含划分税收立法权、税收管理权的涵义。
4、我国的税种按照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工商税、关税和农业税三大类: (1)工商税类。 工商税收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工商税是指以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的各税种的总称,是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
5、分税制改革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要素:首先,它是根据各级的事权范围来设计的。在行使其职责时,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持和政策工具。实行分税制,关键在于明确的职责边界,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权限,确保其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这就要求遵循权责对等原则,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独立的税制体系。
6、通常,税制要素包括两个层面,分别为税制的基本要素和附属要素。其中,税制的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三个要素:税制的附属要素包括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收优惠等。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税收进行归类。 按照征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税、行为税。
什么是分税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1、优点 在实行分税制之后,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利益的分配原则的效率,而且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国家市场经济对于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些要求。在实行了分税制后,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国家财政部门的平衡的原则,而且也能够更好的调控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
2、所谓的分税制,其实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这种方法还是比较科学的,也比较稳定。
3、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的一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国际惯例,要求按照税种实现分权、分税、分管。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地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4、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