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郯庐地震断裂带有哪些城市
郯庐断裂带涉及郯城、庐江、武穴、宿松、潜山、嘉山、泗洪、宿迁、沂水、潍坊等10个城市。郯庐断裂并不仅存于郯城与庐江之间,向南到湖北省长江北岸的武穴,向北北东方向经安徽省的宿松、潜山、庐江、嘉山,江苏省的泗洪、宿迁,山东省郯城、沂水、潍坊,进渤海,然后过辽东半岛,穿过东北三省去了俄罗斯。
郯庐断裂带经过的市县主要包括:江苏的邳州、宿迁、新沂、临沂、马站、莒县、沂水、安丘、诸城、五莲、日照、莒南、临沂(部分)、沂南、蒙阴、平邑、费县、枣庄、滕州、邹城、曲阜、宁阳、泰安、莱芜、淄博、博山、沂源、蒙阴(部分)、青州、寿光、临朐、安丘(部分)等地。
郯庐断裂带经过的城市郯庐断裂带经过郯城、庐江、武穴、宿松、潜山、嘉山、泗洪、宿迁、沂水、潍坊等10个城市。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
郯城地震带在山东涉及安丘市、临沂市、济宁市等地,早年间临沂还出现了家家住防震床的情况。地震带是指地震分布集中、并呈规律带状的地区。在山东地震带内,郯庐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宏伟且结构复杂的断裂带,延伸超过2400多公里,穿越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
郯庐断裂带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
郯庐断裂带地震统计
根据历史记录,郯庐断裂带自公元1400年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地震活动。在断裂带200公里范围内,共记录到M5级地震1次,M0-9级地震5次,M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即沈阳-宿迁段尤为活跃,发生过1次5级地震和7次M0-9级地震。
郯庐断裂带,作为东亚大陆上一条重要的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穿越中国东部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全长超过2400公里。它在地壳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既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交汇地带,也是地球物理场的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活跃区域,形成于古元古代。断裂带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具有显著的分段和活动程度差异。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5级地震1次,M0-9级地震5次,M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5级地震1次,M0-9级地震7次。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
沈阳、宿迁、营口、依兰等城市位于郯庐地震断裂带上。北段(肇兴—沈阳)发育在吉黑断裂带,主要由两条走向30-40度的主断层组成。中段(沈阳—宿迁)位于华北断块区,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呈北东向切割。
(一)郯庐断裂带南延情况及其消失原因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诱发了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主要为火山喷发,其次为岩浆侵入。在安徽段南部,大别山东部出现了一系列的花岗岩、正长岩侵入体及早白垩世的毛坦厂组火山岩。在合肥盆地东缘,地表也发现了早白垩世毛坦厂组火山岩,并有NNE向延伸的花岗岩侵入体。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
渤海湾以北的郯庐断裂带上,主要控制沉积了古近系的盆地。这显示该巨型断裂带由南而北所控制的盆地沉积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