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最全面)
1、法律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营业场所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区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需取得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做到亮证经营并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到卫生监督部门复核。
3、要有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设卫生专用消毒设施,公用品、用具等需定期进行消毒保洁。定期清理室内外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公共场所卫生制度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需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业。“卫生许可证”悬挂于显眼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后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6、第一条 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控制疾病传播和群体性健康危害发生,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适用于几类几种公共场所
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体育场(馆)、游泳场(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七类28种公共场所是指人群聚集,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社交、休息、、体育锻炼、购物、餐饮、旅游和居住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
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反应一个国家、民族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根据国务院1987年4月1日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7类28种。
根据国务院1987年4月1日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7类28种,住宿与交际场所(8种):宾馆、饭馆、旅馆、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
购物场所(2种):商场(店)、书店。就诊与交通场所(3种):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卫生管理 第三章 卫生监督 第四章 罚则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分为总则、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罚则和附则五部分。
3、第一条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4、分类:我国公共场所种类很多,根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把公共场所有7类28种: 1)住宿与交际场所:有8种,分别为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
5、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6、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因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处罚、损害赔偿和刑事责任三种。法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造成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对受害人赔偿损失。